《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二)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六)違背公序良俗的。”當事人出借信用卡是否屬于上述規定的第(一)項呢? 一、持卡人將信用卡套現取出,然后出借給借款人,不屬于民間借貸,但是借款人應當向出借人返還因該出借行為取得的財產。 信用卡作為銀行給予特定持卡人透支消費的憑證,僅能向特約商戶購物或者消費,而不具有作為現金進行民間借貸交易的功能,所以信用卡套現出借不屬于民間借貸,但借款人應當向出借人返還因該出借行為取得的財產。 濟南市槐蔭區人民法院在(2021)魯0104民初6145號民事判決書中認為:“...
裁判要旨: 法院認為,信用卡作為銀行給予特定持卡人透支消費的憑證,僅能向特約商戶購物或者消費,而不具有作為現金進行民間借貸交易的功能,所以民間借貸不能以信用卡刷卡套現方式出借款項,且信用卡內的信用額度系銀行所有,并不是持卡人所有的錢款,持卡人在消費透支前對該額度并沒有所有權,只有在持卡消費時,持卡人與發卡銀行之間發生了借貸法律關系。 簡要案情 王某和鄭某系交往多年的老朋友。自2018年8月起,鄭某以承包工程資金緊張為由向王某借款,至2019年6月王某用自己的信用卡刷卡套現后,又以現金、微信轉賬和支付寶轉賬的方式出借給鄭某10萬元,雙方在2019年6月1日對賬后,鄭某尚欠王某借款本金9萬元。鄭某多次以各種理由承諾還款,但一直沒有償還,王某遂訴至法院。 審理經過 法院在對借款合同的效力進行審查的過程中,原告自認向被告鄭某出借的資金來源是通過套取其持有的信用卡資金獲得,其中包括了原告套現后通過微信、支付寶轉賬出借及將其名下信用卡直接交付被告套現出借兩種方式,出借金額包括了套現本金及手續費。原、被告雙方于2018年1...
裁判要旨: 法院認為,信用卡作為銀行給予特定持卡人透支消費的憑證,僅能向特約商戶購物或者消費,而不具有作為現金進行民間借貸交易的功能,所以民間借貸不能以信用卡刷卡套現方式出借款項,且信用卡內的信用額度系銀行所有,并不是持卡人所有的錢款,持卡人在消費透支前對該額度并沒有所有權,只有在持卡消費時,持卡人與發卡銀行之間發生了借貸法律關系。 簡要案情 王某和鄭某系交往多年的老朋友。自2018年8月起,鄭某以承包工程資金緊張為由向王某借款,至2019年6月王某用自己的信用卡刷卡套現后,又以現金、微信轉賬和支付寶轉賬的方式出借給鄭某10萬元,雙方在2019年6月1日對賬后,鄭某尚欠王某借款本金9萬元。鄭某多次以各種理由承諾還款,但一直沒有償還,王某遂訴至法院。 審理經過 法院在對借款合同的效力進行審查的過程中,原告自認向被告鄭某出借的資金來源是通過套取其持有的信用卡資金獲得,其中包括了原告套現后通過微信、支付寶轉賬出借及將其名下信用卡直接交付被告套現出借兩種方式,出借金額包括了套現本金及手續費。原、被告雙方于2018年12月6日對...
一、司法觀點 對于明知借款用于賭博的民間借貸的民事法律后果,通過查詢裁判文書網可知主要有兩種司法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將所借款項用于從事賭博活動,仍然提供借款,屬于非法債務,依法不受法律保護,出借人起訴要求借款人償還借款的訴求應全部駁回。 案例:(2019)鄂民再98號付某、黃某民間借貸糾紛再審民事判決書: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時證人張某出庭所作證言及付某提交的錄音證據與付某在本案中的陳述相吻合,足以證明案涉9萬元款項是黃某在與付某等人賭博過程中向付某出借的賭資,雙方約定了十點的利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因此,黃某與付某間民間借貸合同無效。黃某在自身參賭且明知付某借款用于賭博的情況下,為獲取高息積極對外出借賭資,既擴大了賭博規模,又變相延長了賭博時間,有違公序良俗,由此形成的9萬元債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六條 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債務的,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后,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責任。 司法觀點 主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 原告作為主張雙方之間民間借貸關系存在的一方,雖然沒有能夠提交借款合同作為直接證據,但提交了款項實際支付的相應證據,即應當認為其對與被告之間存在借貸關系的事實完成了初步舉證。此時,被告如果提出雙方之間款項支付的其他事實基礎,則需對其主張予以舉證證明。 相應的,在被告提供了相應證據的情況下,由于原告對雙方之間存在其所主張的借款關系負有舉證責任,因而原告應當進一步針對被告主張提供其他證據以證明其主張。在原告不能提供更充分的證據證明其主張的情況下,對于法官來說,即面臨對原告所主張的借款事實是否存在不能確定的問題,此時的結果責任仍應歸于原告,由原告對此承擔相應的...
“砍頭息”違法嗎? 借條怎樣寫才能完美避坑? 弄丟借條原件怎么辦? 我們聚焦民間借貸 為您解答借錢欠錢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