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免费视频黄|成人直播在线|xxnxxxxxxxxx|天堂影院在线免费观看电影电视剧|2018日韩中文字幕

假學歷會導致勞動關系秒變勞務關系?二審:離譜,必須糾正!

發布于: 2022-09-09 10:53

李賽鳳于2016年11月1日入職北京某財富管理公司,任投行部副總經理,雙方于當日簽訂期限為2016年11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勞動合同,約定試用期為6個月、試用期及轉正后月工資標準均為6500元。

 

入職時,李賽鳳向公司提交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系偽造。

 

2018年8月16日,公司以學歷虛假為由解除了李賽鳳勞動合同。

 

李賽鳳主張入職時公司知曉上述畢業證書虛假,其在公司任副總經理,主要工作內容是開拓項目資源,公司僅要求工作經歷、能力及社會資源,對學歷并沒有要求。公司則主張該公司并不知情,現因李賽鳳提供虛假畢業證書,屬欺詐行為,雙方勞動合同無效。

 

李賽鳳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資差額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仲裁委員會裁決:1、公司支付李賽鳳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8月16日期間工資差額191907.8元;2、駁回李賽鳳的其他仲裁請求。

 

 

公司不服,提起訴訟。

 

一審判決:李賽鳳提供虛假學歷,勞動合同無效,雙方建立的是勞務關系

 

一審法院認為,因李賽鳳提供虛假學歷信息導致公司作出錯誤判斷,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與李賽鳳簽訂勞動合同,故確認雙方于2016年11月1日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

 

鑒此,雙方系勞務關系,在李賽鳳已提供勞動的情況下,公司應支付相應的勞務報酬。

 

李賽鳳主張其月工資標準為60000元,公司每月分兩張卡向其支付,一筆6500元由公司通過公司賬戶支付,支付至2018年8月16日;另一筆53500元由翁某1通過個人賬戶支付,支付至2018年4月30日。故公司尚應支付李賽鳳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8月16日期間工資差額。為此提交了證據予以證明。

 

就勞務報酬標準問題,本院認為,首先,翁某1曾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與該公司具有關聯關系,故公司僅提交翁某1公證的聲明不足以佐證其主張;其次,結合翁某1支付的款項呈現周期固定、金額固定的特點,符合勞務報酬之特征,與李賽鳳的主張能夠相互映證。故綜上法院采信李賽鳳所持勞務報酬標準為60000元/月、公司尚拖欠其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8月16日期間部分勞務報酬未支付之主張。

 

如上所述盡管因李賽鳳存在學歷造假的不誠信行為導致雙方勞動合同無效,但該行為與其工作能力不存在必然聯系,且公司并未提供應降低勞務報酬的證據,故公司應支付李賽鳳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8月16日期間勞務報酬差額190017.24元。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李賽鳳支付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8月16日期間勞務報酬差額190017.24元。

 

公司不服,提起上訴,認為李賽鳳在向公司提供勞務的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欺詐行為,違反職業道德,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公司非但不應再向其支付所謂的勞務報酬,還有權要求其返還已被騙取的勞務報酬。

 

二審判決:勞動合同無效并不等于勞動關系無效,一審判決基于勞動合同無效直接認定雙方之間系勞務關系可能損害社會保險及公積金等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就算勞動者沒上訴,本院也要糾正

 

二審法院認為:根據查明的事實,李賽鳳確實向公司提供了偽造的畢業證書,一審法院據此確認雙方于2016年11月1日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并無不當。

 

我國實行的是勞動合同與勞動關系雙軌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的規定,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即建立。易言之,勞動關系是否存在并不依賴于勞動合同。是故,該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五項與第三十九條第五項分別規定,因用人單位的單方過錯及因勞動者的單方過錯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時,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分別擁有單方解除權。

 

據此可知,此種情形下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只是擁有法定解除權,其可以選擇解除,也可以選擇不解除。也就是說,在現行法律制度下,勞動合同無效,并不導致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無效或自動解除。唯有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違法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時,存有例外。

 

比如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沒有取得就業證就與內地企業訂立勞動合同的,要求確認勞動關系的,不予支持;以及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應當按勞務處理。

 

鑒此,在雙方對李賽鳳為公司提供勞動的事實沒有爭議的情況下,一審判決基于勞動合同無效直接認定雙方之間系勞務關系,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沖突。李賽鳳雖未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但該認定可能損害社會保險及公積金等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故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予以糾正。

 

雙方勞動合同雖然無效,但在李賽鳳已提供勞動的情況下,公司應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

 

就勞動報酬標準,考慮到本案實際情況,仍宜參照雙方實際約定的工資以確定。李賽鳳主張其月工資標準為60000元,公司每月分兩張卡向其支付,一筆6500元由公司通過公司賬戶支付,支付至2018年8月16日;另一筆53500元由翁某1通過個人賬戶支付,支付至2018年4月30日。根據查明的事實,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間,李賽鳳的銀行賬戶在每月中下旬均有收到來自“翁某1”賬戶的入賬,每月入賬金額均為52000余元,且翁某1曾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雖主張上述入賬僅是翁某1與李賽鳳之間的個人債權債務,但僅提交翁某1個人聲明,并未提供能夠證明上述入賬系個人債權債務的其他證據。

 

綜上,本院認定李賽鳳提舉的相關證據能夠高度印證其關于月工資標準的主張,故采信李賽鳳所持工資標準為60000元/月、公司尚拖欠其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8月16日期間部分勞動報酬未支付之主張。

 

綜上所述,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法院判決如下:

 

一、撤銷一審民事判決;

 

二、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李賽鳳支付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8月16日期間勞動報酬差額190017.24元。

 

案號:(2019)京01民終8267號(當事人系化名)

分享
  • 客服
  • 返回頂部
https://affim.baidu.com/cps/chat?siteId=18831979&userId=44142515&siteToken=819bf25604f125c407ed2c41afb6822d